安愈腫瘤綜合診療中心

 
關於安愈main.html
   
抗癌資訊Education.html
   
常見癌病資料Common_Cancers.html
 
乳癌多面睇BC_main.html
   
抗癌診室Cancer_Clinic.html
   
简体S_Cancer_Clinic_Q4.html
    
 
 

游子覺醫生答:

   

  1. 1.病發率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      雖然在世界各地,乳癌都是女性最常患的惡性腫瘤,但整體來說,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女性患乳癌的比率仍遠低於西方婦女。可是,近年亞洲女性的乳癌發病率明顯上升,這可能與我們日趨西化的飲食習慣有關。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,在 2009年,乳癌新症錄得超過 2,945宗 (這還未包括另外 443宗的原位癌個案),是香港女性

    * 為什麽乳癌是女性最常患上的癌病,但又不是頭號殺手呢? 這是因為乳癌的整體治癒率頗為理想,達七至八成,遠高於肝癌或肺癌等腫瘤!

    最常見的癌症,佔女性癌病的 24%,同時也各列女性癌症殺手第三位*。香港女性患乳癌的一生累計風險 (Cumulative life-time risk) ,已由數年前的每 24人有 1人,急升至每 19人有 1人,這數字雖然仍低於歐美的每 8人有 1人,但升勢確實令人憂慮。



資料來源: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



  1. 2.年齢分佈:
        除整體病發率外,香港婦女患乳癌的年齢分佈也和西方婦女不同。西方婦女乳癌的發病高峰年齢為 50至70歲,而香港女性則是 40至60歲,較西方女性早約十年左右,亞洲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情況。香港有六成乳癌病人都是介乎四十至六十歲,而香港近年乳癌個案的增加,亦主要是在這年齡組別,六十歲以上的女性的乳癌個案,其實沒有多大變化。至於年齢在四十五歲以下的,亦佔整體乳癌個案的 20%; 相對在美國,這般年青的個案只佔 12.5%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09年香港各年齡組別患乳癌的風險(資料來源: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)



   

    所以,西方國家一般將乳房普查 (breast screening) 的年紀定在五十歲開始; 在亞洲地區,雖然乳房普查的效用仍在爭議中,但市民若想自費進行普查的話,應提早十年,即由四十歲開始才合理。據報章消息稱,台灣政府已決定在 2009年秋季開始,將免費乳房普查的年紀由五十歲降至四十五歲,增加的支出,將由煙品稅負擔,並打算在資源許可下,在明年再將年齡降至四十歲。


  1. 3.發病和治療模式
        除上述的病發率和年齡分佈外,乳癌的發病徵狀和治療模式也和西方國家不一樣,這相信很大程度和乳癌普查的流行程度有關。在歐美地區,有一半或已上的乳癌,尤其是原位癌,是經由乳房X光做影術 (Mammogram) 偵測出來的,早期的乳癌較普遍,而選擇保乳治療 (Breast Conservation Treatment) 的,達四至六成。根據我們的統計(1-2),香港婦女的乳癌有九成都是由於摸到有硬塊才求醫診治的,由乳房X光做影術 (Mammogram) 偵測出來的,只有約5%,而且在近十年都沒有明顯改善。而選擇保乳治療 (Breast Conservation Treatment) 的,大約亦只有 20-30%。相信我們醫學界,要在癌症教育和推廣上加把勁了。

(1). Yau TK, Soong I, Chan K, et al. Evaluation of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2005 St Gallen risk categories for operated breast cancers in Hong Kong. The Breast 2008;17:58-63.

(2). Yau TK, Soong IS, Sze H, et al. Trends and patterns of breast conservation treatment in Hong Kong: 1994-2007.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. 2009;74:98-103.

 

<h1> A8. 和西方女性比較,香港婦女患乳癌的情況有什麽差異呢? </h1>

關於安愈main.html
  
游子覺醫生Yau.html
  
抗癌診室Cancer_Clinic.html
  
乳癌多面睇BC_main.html
  
實用連結Links.html


安愈腫瘤綜合診療中心   香港銅鑼灣百德新街恆隆中心1601室     電話: 3758 2050